信访是群众反映诉求、履行人民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解决好信访矛盾纠纷,既是干部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的职责,同样也是维系好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几年出现大量缠访闹访、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等各种恶性事件,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与不良影响,干群关系日益紧张,制约下一步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创新工作思维,变“堵”为“疏”,解信访顽疾。
畅通信访渠道,做好政策解读。近些年部分上访者往往存在法制观念淡薄,在不理解政策的情况下盲目上访,更有甚者出现冒名诬告等现象,对国家法律置若罔闻,严重扰乱政府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打造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受理体系,对于上访群众解读好国家政策与法律,同时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倡导正规合法的信访举报渠道,依法打击恶意缠访闹访行为,切不可把注意力放在拦、卡、堵、截上。
抓好村干部建设,做早矛盾化解。多数信访矛盾是有小变大、有简单到复杂,对于早期矛盾苗头简单安抚了事,不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最终引发群众越级上访行为。因此必须加强村干部培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主动担当作为,及早化解尚在萌芽阶段的信访矛盾,切莫出现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不作为情况。
抓好村务公开,规范村级管理。多数层层上访,究其原因,在于村级账务不透明,村级工作运作不规范,导致不明就里的群众盲目上访,所以实现村务空开透明不仅是群众履行监督的权力,同样也是化解信访矛盾的一味良药。因此必须督促村级定期公开村级账务,保障村级运行合法合规,提升村民的认可度与信任度。(常鹏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