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民主性和人民性的高度重视。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方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的出台实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实惠,但有些政策的落实在部分基层存在不到位、慢作为等问题。作为国家政策方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如何落细落好落实惠民政策,成为惠民政策更好服务于民的关键所在。
落实好惠民政策,理解吃透政策内容是前提。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对惠农政策的推广实施起着至关总要的作用。政策文件对村民来说相对晦涩难懂,村民对政策了解不全面导致有些好的政策难以惠及群众,作为惠农政策的宣传者应先理解吃透政策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工作中要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积极研究国家、地方的惠农政策,正确理解、吃透政策内容,熟悉政策申报流程。在政策的推广实施过程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提供有力的政策咨询及政策推荐。一方面确保上级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也为村民谋得最大实惠,达到双赢效果。
落实好惠民政策,因地制宜贯彻落实是关键。各个地区的受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农民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政策落实情况不一。在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有些地区政策实行一刀切导致扶贫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未根据地方实际和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不同的致贫原因做到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因此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要在不违背政策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并参照执行。因地制宜是确保政策惠及民众的关键。
落实好惠民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是保障。习近平书记曾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后,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在惠民政策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配合好上级部门的督查检查并及时自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公开公示,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做到阳光政务。有效地监管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为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实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宣传推广、贯彻落实好惠民政策,走好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真正服务于民、改善百姓生活、提升百姓幸福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钟华锋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桃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