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以“钉钉子精神”做好网络扶贫

2020-10-23 08:58:36 | 来源: 中廉在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网络扶贫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精准扶贫方略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一是有利于政府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加强扶贫开发数据整合运用,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有利于加强行业部门扶贫数据共享和比对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监测预警,开展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精准动态帮扶。同时,也有利于对扶贫项目申报、审批、报账、验收等实施全程实时监管,确保精准扶贫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落到实处。二是有利于弥补扶贫工作现有不足。相比传统的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款物资助为主的“输血式"扶贫,网络扶贫更像是一种“授之以渔"的“造血式"扶贫,有助于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注重贫困地区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走一条增智增收的长效扶贫新路。比如通过直播带货、包装特色农产品等方式,打开产品销路。三是有利于激发释放扶贫"新动能”。互联网凭借其互联互通的自然属性,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发挥他们在普及网络、电商扶贫、技能培训、教育、宣传、资金募集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现代科技的创新成果更好地融于贫困地区各领域中,为更多人带来发展机遇。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实网络扶贫工作,确保《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一是深化网络覆盖工程。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提升4G和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实施“信息乡村"建设,支持镇乡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支持电信运营企业面向贫困人口推出资费优惠措施,精准降低贫困家庭网络通信资费。二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和网络扶贫的宝贵经验,以生动的事实反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后的喜人变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三是推进数字乡村战略。抓好网络扶贫行动与数字乡村战略无缝衔接,接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支持已摘帽并稳定脱贫的贫困县纳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持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韩松芳)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