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始终践行“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这一理念。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前先辈在《诗经》里,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对丰衣足食的愿景,也因为这么朴素的愿景,困扰了我们中国人民千百年。2020年,是我们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团结聚力,誓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战,我们要为五百五十一万农村贫困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二百万有返贫风险的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三百万低收入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桎梏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而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产业经济发展是最直观的民生“晴雨表”,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找准产业,精准发力,着力增强“造血”功能,从经济收入上拔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助推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一鼓作气,总攻号角响起,甘肃省岷县作为深度贫困县,精准找出适宜产业,产业扶贫“三大宝”药材蜂蜜猫尾草,通过产销有效衔接,做到优产优销,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农民准确发力,托起百姓脱贫攻坚的希望。扶贫过程还要注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警惕出现返贫人口,坚守在一线的扶贫干部需要严把质量脱贫关,才能成为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内生动力,以不松懈不骄傲自满心态,保持高压脱贫线,建立后续帮扶、致贫返贫机制,确保脱贫工作真实有效,经常“回头看”,从脱贫攻坚中汲取经验,以“绣花”之功巩固脱贫成果。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一员,我们有责任义务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以实干担当之臂膀承接起时代给予我们的重担。
政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保障。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成就前所未有的战果,用最短的时间谱写人类反贫历史新篇章,诚然,贫困人口呈动态布局,扶贫工作是不可能一劳永逸,一项好的政策实施落地,能有力促进扶贫工作开展。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挂牌督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具有针对性的做好做实攻坚任务,攻坚克难征程里,勇攀脱贫高峰。自2018年以来,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贫困人口超过4.6亿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减负近3000亿元,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真正体现我国“以民为本”的思想,精准扶贫助推了高质量扶贫发展历程,以高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时刻紧绷扶贫攻坚这根弦,打破工作性质壁垒,为扶贫攻坚添砖加瓦。
智力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针对脱贫攻坚战中部分贫困户出现的依赖心理,我们需要为贫困人口传递正能量,在扶贫方面也加入“扶智”这味调剂料,从心理上思想上彻底瓦解他们固有的“攀比”“依赖”心理,为贫困人口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强化“扶智”工作,阻断贫困思想“硬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西玉林通过扶贫扶智斩穷根,筹措资金39.13亿元,扩建义务教育校舍及附属设施项目2384个,保障义务教育有序实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奋斗在扶贫工作一线的同志们,需要聚集体之智慧,从通俗易懂、更加亲民的方式方法,对贫困户进行“扶智”,在一线“大熔炉”中,不断考验着干部的意志力和战斗力,也在选拔新时代更加优质的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攻下贫困这座大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在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锲而不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脱贫攻坚历程上,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栉风沐雨中顽强的意志力,勠力同心,攻坚不停顿、不止步,打赢脱贫攻坚决战,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福建省漳平市城市管理局 苏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