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再次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餐饮浪费平时并不鲜见,于普通百姓而言体现生活习惯和个人品性,就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则体现思想觉悟和作风操守,而且它在现实中又常常与违规吃喝这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相伴相生,无形中影响了党风政风、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对“舌尖上的浪费”必须常抓不懈。
如何做到常抓不懈?笔者认为,应先从单位食堂抓起,单位食堂作为大部分干部职工除家庭之外的第二大用餐地点,用足用好单位食堂这个“实践课堂”,让干部职工在补充生理食粮的同时补充精神食粮显然至关重要。
在我国各单位食堂,尤其是机关单位食堂都不同程度存在采购计划把控不严,没有根据机关干部职工外出、加班、休假等情况,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主副食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多买多存的问题,并且部分干部职工也没有落实用餐需求提前申报制度,食堂对于就餐的人数不能精确的预测,导致就餐人员不多的时候,经常产生大量食物浪费问题;除此之外,部分机关干部职工挑食,导致有些食物被人为地倒进垃圾桶。单位食堂种种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体现了领导干部没有把“厉行节约、抵制浪费”当成作风整改的重要工作,更是助长了奢侈浪费的歪风邪风。
所以,进一步完善食堂用餐制度,坚决杜绝机关食堂餐饮浪费现象,刻不容缓。一方面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LED屏、宣传栏、标语进行宣传,倡导“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用餐文化,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粮食,积极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进而为在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另一方面是坚持按需采购,落实用餐需求提前申报制度。食堂根据机关干部职工外出、加班、休假等情况,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主副食的种类和数量,并创新供餐模式,实施“份餐+自助”模式,积极尝试“标准+小份”模式,主食实行自助,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个性化的就餐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强化考核监督。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对机关食堂的“光盘行动”实行日检查、周小结、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切实打通制止餐饮浪费最后一公里。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勤俭节约”的实践者、传播者、示范者和引领者,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杨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