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变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从严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嘱托,年轻干部要补钙提能,全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勇于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立根铸魂,提高政治能力。讲政治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衡量年轻干部的首要标准。年轻干部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对党忠诚深入骨髓、融入血液、表现在关键时刻。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将淡化名利固化为行为准则,遇到重大考验和极为复杂的情况时,坚持理想信念。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和党的纪律规矩办事,既管好八小时内,又做好八小时外,时刻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年轻干部干事业、谋发展的必备本领。年轻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脑中带着问题,“身入”更要“心入”,带着亲情、温情、热情,多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多去百姓家中坐炕头、揭锅盖、摸被窝,掌握第一手资料。多向前辈学习、多向村干部取经,在实践中学习方法、总结经验。同时,注重加强对调查研究“果”的梳理汇总,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总结规律,既理清问题、剖析原因,又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辩证思维,促进科学决策。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统筹兼顾的方针和“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关键。年轻干部要围绕中心任务,统筹兼顾各项工作,为科学决策做足准备。要分清“主”与“次”,坚决不“眉毛胡子一把抓”,理清急难险重工作的顺序,逐一攻克、统筹推进。要把握“常”与“变”,制定决策过程中,不仅考虑常态化情况,更要放眼长远,兼顾发展变化。要转化“危”与“机”,善于识别和把握“危”中之“机”,深入研究、综合研判、科学取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担当作为,推进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要在改革攻坚中练好内功、强筋健骨,时刻坚持创新思维,把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作为重点,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让新生事物更好地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
增强预判,做好应急处置。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防范于未然是化解风险的关键。年轻干部要全面提升风险意识,争取提前把握风险走向,从思想上、行动上做足准备。思想上未雨绸缪,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放在心里、想好对策。行动上稳扎稳打,熟悉掌握所处专业领域的业务规范,提前进行相关风险挑战的应急演练,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忘初心,增进为民服务。种子与土地结合,才能生根、开花、结果;干部与人民群众结合,才能有所作为。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装进心里,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用脚丈量民情、用行温暖民心,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急难险盼”解决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点点滴滴、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年轻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对事业执着,就要狠抓落实。应当涵养务实、求实、扎实的作风,实打实、硬碰硬,把初心使命转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抓细抓实、落地见效。(林奥 吉林省四平市中共伊通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