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一粥一饭”,都当思来之不易。从并不富裕到摆脱贫穷,从简衣缩食到餐饮浪费,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即便是在相对贫穷的基层,餐饮浪费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加强宣传,弘扬和传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风尚。
“米粒虽小尤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将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杜绝“剩宴”现象的发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家里的小餐桌到非私招待的大餐桌,保留好客的热情,转变好客的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珍惜粮食,避免浪费,让崇尚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米粒虽小可温饱,饮水莫忘挖井人”。倡导并践行餐桌文明,积极推行“分餐公筷制、公勺制”,提倡“光盘行动”,是避免餐饮浪费更加有力的举措。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深入本地餐饮行业领域宣传餐桌文明,也要鼓励餐厅厨师发挥聪明才智巧妙利用食材边角料,更要推崇环保打包饭盒,提倡剩菜剩饭打包做法。饮水思源,珍惜每一个食材,利用好每一个可利用资源,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关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不紧”,也要关心老百姓的饭菜吃的“净不净”。牢固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节粮意识,家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争做抵制浪费、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健康餐饮、文明生活的倡导者以及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推动者,加快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槎民族村党支部 吴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