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景图,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坚强的基层组织堡垒;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核心是“领头雁”,聚集人才队伍,才能助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激力乡土人才。善于发掘基层一线乡土人才,善于用好一批批“田秀才”、“土专家”、致富能手等本土人才;“接地气”的乡土人才是我们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熟悉一方水土,热爱这片天地,更加迫切努力在这片天地打拼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用活农业、农村政策,激发他们热爱农业,大胆创业,激发他们增强新时代新农民的责任感和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增强带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带头致富的能力,为各地脱贫致富添砖加瓦,更好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上有效衔接。
借力引用人才。根据农村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广招社会技术人才,用好东西部协作派出人才支援力量,用活省级下派科技人才,用好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人才,吸纳八方英才,凝心聚力,助力基层一线加速发展,更好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
出力培育人才。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新时代大讲堂等学习培训模式,采取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方式,学习先进经验、方法,开展多形式、多模式培育人才队伍,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致富能手等,并通过他们开展“传、帮、带”活动,进村入户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建立人才数据库,出台人才激励制度,及时增添优质“血液”。
合力用好人才。政府部门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系列激励政策措施,用好人才、用活人才、留住人才,关键的是如何让人才有归属感,更关键的是如何“人尽其才”,让引进的每一名人才,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以激发活力为重点,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升人才引进机制、建设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管理机制,鼓励人才主动攻关、多出成果;培育一批批真正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唐才龙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