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一封家书抵万金。家书为何能抵上万金?除了亲情的羁绊之外,一封好家书更多承载的是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换言之,好家书实质上意味着好家风,因此我说“家风抵万金”。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历代先贤对于家风的论述体现了其对于家风的重视,可反观如今,“我爸是李刚”的狂言妄语、开豪车闯红灯屡教不改甚至恶语相向的某局长夫人,这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代良好家风的缺席。好的家风能够涵养人的德性,在全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倡导树立文明家风尤为重要。
良好家风生态建设,能够助力青少年的优良成长。家风生态污浊,家庭环境就恶劣,家风生态清明,家庭环境就优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长沃土,好家风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好家教是高尚的精神滋养。不仅如此,好家风还能对“恶”防微杜渐。据已公布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年度报告显示,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这启示我们伦理感与道德感的养成,应从家风入手。
家风家教的唤醒与建设,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家庭既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建设好家庭是必经环节。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其核心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树立良好家风,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公众在知行合一上下一番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设家庭美德,涵养时代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需求。一个家庭的家风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才成长的第一环境。国之栋梁出之于家之苗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社会文明进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推动者与建设者。反之,子女教育缺失、老人老无所依、家人情感淡漠不仅与家风不正相关,更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秩序,动摇社会稳定,其后果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如果说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似海,那么一个个普通家庭的良好家风建设就似溪,涓涓细流终将汇成一片辽阔壮丽。家风也抵万金,家风文明建设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其浸润道德土壤,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民族自信,涵养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人民政府 陈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