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新时代的广大干部,面临的挑战更多、应对的风险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大,尤为需要修炼高超的本领、锤炼扎实的作风、锻造过硬的担当,只有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的昂扬姿态,才能让“老西藏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无限“新活力”。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从修炼高超本领着手。“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小康攻坚期、转型建设关键期,面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多数干部所具备的眼界学识、经验方法无时无刻不在“做折旧”“打折扣”,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处理解决的难度“叠叠高”。学习是消除“本领恐慌”的最好良药。广大干部要善于从原著原文、政策文件中汲取养分、吸收能量,下苦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广大干部要善于从工作任务、基层实践中修炼本领、提升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每一次任务落实、每一次调研学习、每一次基层实践、每一次外出培训都当作“充电充能”的机会,从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从基层实践中培养群众工作能力,从外出培训中丰富知识“广角”,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应对风险的本领与能力。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从锤炼扎实作风发力。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任何干部思想上的“问题”、行为上的“病变”归根结底是作风问题。“作风建设不扎实,思想基础就不牢固,理想信念就不坚定”。广大干部要思想上守得牢、行动上靠得住,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揽权、不越位、不缺位,做到心里时时有纪律、言行处处守规矩,不断筑牢“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广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自觉抵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行为,不搞表面文章、花架子,实实在在从作风建设发力,切实把惠及民生、汇聚民意的基础性工作摆在“桌面”、抓在实处。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从锻造过硬担当下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才能体现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彰显出干部队伍的素质与品格,才能真正做到不负人民。广大干部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走在第一线、冲在最前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做到破难题、探新路、做表率。要坚决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发挥攻坚克难的排头兵作用,勇于直面问题,带头解决问题,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努力成为勇挑重担、堪当重任的好干部。
新时代的广大干部要不断领悟“老西藏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奉献,真真正正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能力本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强大能量。(中共都兰县委组织部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