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以思政“甘泉”润泽青年“心田”

2020-09-03 13:11:4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思政教师的关键地位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重要阐述,提出重要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思政为先。思政课好比一汪甘泉,滴滴润心田,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心“耕耘”,系好“人生纽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造就新一代青少年,任重而道远。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抢抓“拔节孕穗期”时机,通过思政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上“真善美”的种子,系上人生“第一粒纽扣”,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道、干正事、做正人。思政教育是基础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等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用心耕耘出一片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广阔田地。

辛勤“施肥”,培育“灵魂导师”。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需要专业的人专门来做。思政教育不是知识层面、技能层面的教育,而是心灵层面、灵魂层面的引导,更加需要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建强思政课的“主力军”,把思政课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打造思政课的“预备役”,让其他课目教师“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精细“滴灌”,打造“精品课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精细的思政教育,离不开精品课程的支撑。课程内容上,要既精又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等。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思政课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和穿透力,达到入脑入心、刻骨铭心的效果。

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需要薪火相传,需要代代奋进。只有抓好抓实思政课,让青少年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心信念,涵养高尚品德,才能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范圣菲 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