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也。思政课是做什么的?立德树人。一提起“思政课”,您是否感觉枯燥无味、乏味至极,令人昏昏欲睡呢?非也非也。
9月1日的开学第一天,晚上八点第一次郑重地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起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随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还有张文宏、吴尊友、毛青、“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等一批抗疫英雄代表走进课堂深情讲述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和抗疫故事,我的眼眶逐渐湿润了。开学在即,《开学第一课》节目就为我们送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它用抗疫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为全国青少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有影响有意义有价值、充满正能量的思政课。
这就是让人喜爱的思政课鲜活实例,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思政课呢?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为我们答疑解惑:好的思政课要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好的思政课最终是要落实到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
那么如何上好思政课呢?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思政课教师是真善美的“播种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思政课教师承载着明德立德树人事业中星火铸魂、思想育人的光荣与梦想,负责引领着青年与家国同心、与奋斗同向、与信仰同行的伟大使命,作为思政课老师就要潜心铸魂,练就自身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品德修养,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能力,才能讲出温度、讲出感情、讲出力度、讲出效果,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中,涤荡心灵,汲取精神滋养,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思政课正是让学生茁壮成长的养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增强顶层设计,对思政课建设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谋划,深刻体现了党对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的新认识,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思路。地方党委理应把思政课建设融入地方党委的常态化工作,对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各大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作为学生家长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让孩子在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中健康成长。总而言之,办好思政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学生上好人生中最重要的课程——思政课!(许采红 福建省龙海市东泗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