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话意在时刻警醒我们要在生活中要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然而,俯察当下,奢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铺张浪费者比比皆是,畸形的“大胃王”挑战也屡见报端。这不仅造成物质的浪费,更与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更严重危害着我们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也给我们政府的形象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转变社会风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刻不容缓。
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宣传教育是前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倡导节约,抵制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现阶段发展的切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虽然大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群众还在脱贫线上为摆脱贫困而努力奋斗。现下有些“大胃王”为了博眼球、受追捧,做“吃播”,过后又去催吐,不仅造成食物的浪费,更是给社会群众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念。因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传播节俭正能量,推崇绿色环保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之社会群众共同的努力,才能转变浪费之风,重塑节俭风尚。
厉行勤俭节约,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保障。无论是网络热议的月饼“天价礼盒”,还是快递行业的“过度包装”,或是餐饮行业的“面子工程”,都是由于失去了制度的制约而导致的铺张浪费现象。以餐饮行业为例,应转变经营理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醒顾客理性消费的同时也可提供免费的打包服务。通过免打包费或送优惠券等激励机制,鼓励群众厉行节约。政府也应建立制度体系,限制公款消费,抵制浪费之风,为人民作出榜样。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浪费之风,为厉行节约提供制度保障,才能从各个方面减少资源的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强化监督管理是手段。“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加强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改变奢侈浪费之风。制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手段。“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一方面要转变工作作风,可以出台监管细则落实问责制度,层层抓落实,处处动真格。另一方面主动公开执行情况,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唯此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信任,使之形成严格的监管机制,让制度之剑悬挂在人们心中,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正真扭转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形成勤俭节约的清朗风气,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从我做起、从细做起、从易做起的决心。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让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才能转变不良的浪费风气,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罗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