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针对餐饮行业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充足,但应有粮食危机意识,应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首先应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这几年各类网络平台上的吃播节目大行其道,广受欢迎,在社会上造成了追捧“大胃王”的不良风气。特别是对于一些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孩,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念。错误的价值导向形成容易,改变却需要长期的坚持,通过张贴节约标语、海报,鼓励节俭节约变得尤为重要,也可以通过发布倡议书的方式让大众切实参与进来。而对于有浪费粮食行为、宣扬量大多吃的“吃播”内容政府已经采取严肃处理措施。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社区、网络平台等力量的助力对于节约风气的形成至关重要,特别是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杜绝浪费的现象。而对于餐饮行业,这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更是责无旁贷,提醒客人科学点餐和餐后打包,实行分餐制、“N-1”点餐模式和小份菜模式。唯有从这些细节处着手,节约的习惯才能蔚然成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形成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自我意识和外部的环境约束而不断建立起来的。一方面,节约观念应是人民群众从心底里认同并自觉实行的;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开放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平台的形式,通过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途径,有效遏制住浪费行为。
厉行节约是大势所趋,从最初的婚丧嫁娶提倡避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到现在的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绿色的生活方式才应是我们追求的社会风尚。坚持节约、反对浪费,应是每位公民的应尽义务。(陈怡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