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高达2000亿,被倒掉的食物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约为2亿人口一年的口粮,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更加凸显了浪费的可耻。小餐桌,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中,节约既是个人修身养性所必须,同时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一句孩童都能倒背如流的句子,环顾身边,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时常会出来聚聚,成堆的外卖和剩饭,极大浪费“大胃王”吃播们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人们在宴席消费中还有攀比心理、讲排场的陋习,朋友圈的聚餐永远都是一大桌子满满当当的。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够排场”,有的认为“光盘”会被瞧不起,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丢脸”……一桌宴、半桌剩,有些人会不自觉地把盛宴办成“剩宴”。似乎只有“剩宴”才是正常的请客标配。
真正做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浪费行为禁而未绝背后,其实,就是面子问题在作怪,勤俭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更是强国之道,不能仅仅本着不差钱的想法只要了面子,却浪费了食物。点菜适量,吃饱为宜,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精打细算,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加,珍惜每一粒粮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粥一饭省起,让剩宴真正的在我们身边落下帷幕。(福建省南平顺昌县洋口镇人民政府 刘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