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是一种作风、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担当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建党95年以来,从张思德到焦裕禄,从孔繁森到吴仁宝,这些党的好干部之所以为群众所爱戴,就是因为他们的忠诚之心、务实之风,他们都以“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辈子”为宗旨。他们都是敢于担当的楷模,是务实工作的典范。基层工作中,就是要时刻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在工作中真正立足岗位,做到讲实话、担实担、办实事。
担当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随着基层工作的不断加重,问责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的同志就出现了“明哲保身”的思想,可以不说的尽量不说,可以不做的尽量少做,以“少担责、多避责、不得罪人”为第一准则,“挺在前、敢碰硬”的作风逐渐弱化,也导致一些“老大难”发展项目一拖再拖,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如果人人都不敢碰硬,那基层工作就难以展开。所以,这就是一个“担当”的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要有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的勇气,才能在重重困难中履出一条发展之路来。
担当要有锐意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越是困境越要有锐意创新的精神。新形势下,基层农村工作越来越繁重、也越来越难做,如果我们仍然按部就班、不思创新,仍然沿用老经验、老一套方式方法,就难以推动工作。因此说,勇于锐意创新也是一种担当作为的表现。有担当的同志,就会想方设法、创新办法解决问题;就会锐意进取、创新项目做出特色,就会学习借鉴、创新思路创出亮点。作为基层干部,应该树立敢担当、能担当的意识,才能在基层工作中有所作为、出新出彩。(张燕婷 福建泉州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