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0-08-27 10:35:54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民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老百姓最赖以生存的东西。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也孕育出不少灿烂的饮食文化。自从上世纪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之后,吃饭的问题似乎从在中国并不存在了。然而随着发展脚步加快,我们社会进入快节奏的生活,加之西方快餐文化的引进,浪费现象在中国愈演愈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厉行节约,离不开传统美德的传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在我们小的时候可以说是长辈对晚辈说的最多的话之一。由于旧时代粮食短缺,又经历过“三年饥荒”的困难时期,爷爷奶奶辈对于粮食的珍惜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表现出了一种“守财奴”的态度。而我们出生在这“不缺吃不缺穿”的年代里,同样的需要将这优秀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不仅能够严于律己,也需要教会自己的儿女能够坚守住这份沉重。我们要时刻记得,当树皮草根、观音土成为果腹的必须品的时候,一个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厉行节约,离不开宣传教育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共鸣,各地各部门都纷纷行动起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共同治理浪费现象。“光盘行动”的广告标语已可见于餐厅的里里外外,单位各级部门的关于厉行节约的宣传倡议书也可见于大大小小的网站间。宣传教育的引导不拘泥于卫生纸上醒目的宣传字样,不拘泥于服务员点餐时善意的提醒,同样不拘泥于餐桌上的亲朋好友间互相的提醒。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作为节约意识的宣传员,让餐桌上的不再有浪费行为的发生。

厉行节约,离不开文明餐桌新风尚的培育。“光盘行动”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口号,也停留在餐桌间的一举一动。拒绝浪费,文明点餐。不苛求菜样的繁多和华丽,不苛求因“面子工程”互相攀比,我们要摒弃“爱面子”“讲排场”的陋习。不盲目消费,科学点菜,剩余打包带走,增强自身节约意识;同时应主动提醒身边的人文明用餐,从根源上制止浪费现象的发生。从而营造出勤俭节约的饮食文化,培育出文明餐桌的新风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同样的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实践去传承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厉行节约的宣传员,做餐桌新风尚的推广人。让节约意识成为习惯,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拔镇人民政府 伊磊)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