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以教育之炬照亮复兴征程

2025-05-16 09:12:18 | 来源: 安徽省潜山市五庙乡人民政府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工程。“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党员教育既需传承“思想建党”的红色基因,更要答好“时代之问”的创新答卷,以理论之光照亮信仰之路,以实践之火淬炼担当之刃,以制度之盾筑牢长效之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先锋力量。

以思想之光铸魂,校准信仰“坐标系”。党员教育的核心在于培根铸魂。面对思想多元、价值碰撞的时代语境,唯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让理想信念在“乱云飞渡”中岿然不动。从“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真理力量到主题教育中砥砺初心使命,每一次思想淬炼都是对精神世界的深层涤荡。这种教育不是照本宣科的知识灌输,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生动实践。思想引领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年轻党员“网络原住民”特质,教育形式正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互动”,通过“云端课堂”“情景党课”实现“精准滴灌”;针对基层党员现实需求,方言宣讲、文艺党课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让党员教育既保持“党味”,又增添“鲜味”,真正成为涤荡灵魂、启迪智慧的“精神灯塔”。

以实践之火砺刃,锻造担当“硬脊梁”。党员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知行合一。基层一线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乡村振兴、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等战场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当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逆行冲锋,在防汛救灾中守护群众,在科技创新中突破“卡脖子”难题,教育成果便转化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行动自觉。这种从“学思践悟”到“知信行统一”的升华,正是党员教育的最高境界。实践教育的深层价值在于重塑党群关系。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承诺践诺”等载体,教育过程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从田间地头的“泥土课堂”到社区网格的“红色驿站”,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厚植宗旨意识,群众在获得感提升中增强对党的认同。这种“教育—实践—再教育”的良性循环,让党性修养在实践中深化,让为民情怀在行动中升华。

以制度之盾固本,构建长效“新生态”。党员教育的成效系于制度保障。从“三会一课”的质量提升到民主评议党员的刚性约束,从流动党员“云端管理”到离退休党员“送学上门”,制度创新正推动教育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跃迁。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学习时长、内容偏好、成果转化等指标可量化、可追溯,为精准施教提供数据支撑。这种“传统优势+现代技术”的融合,让党员教育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制度建设的精髓在于动态优化。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评议”的评估机制,将教育成效与干部选拔、评先评优挂钩;完善“需求调研—课程设计—效果反馈”的全链条管理,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针对“学用脱节”“形式主义”等顽疾,通过“飞行检查”“群众评议”压实责任,确保教育不走过场。只有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让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汪恒)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