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山阴县北周庄镇以“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

2025-04-10 10:10:19 | 来源: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北周庄镇

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北部,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重镇正以党建为纲、以产业为翼,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北周庄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筑基、治理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百企带村”“村企联建”等模式,将基层党建深度融入经济建设、乡村治理和民生改善,蹚出了一条“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党建强则乡村强,组织活则发展活。”镇党委张书记在全镇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北周庄镇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组建由“五老”、新乡贤、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宣讲队伍,通过“庭院党课”“流动党课”等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同时,按照“五有标准”升级实践阵地,整合党员活动室、文化长廊等资源,建成19个文明实践阵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在基层治理中,镇党委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将全镇划分为18个全科智慧网格和175个微网格,配备193名网格员,形成“定格、定人、定责”的治理体系。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400余名志愿者组建20余支服务队,每年开展200余场活动,服务群众近4万人次,“有事找志愿者,有空做志愿者”成为常态。

二、产业筑基:打造村企民共赢“新范式”

北周庄镇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二产带动一产”的发展路径。依托中煤华昱集团等龙头企业,创新“集体经济入股+企业经营运行”模式,推动煤矸石制有机肥项目落地。该项目整合3个村的190余万元入股资金,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分红,并为脱贫户提供60余个就业岗位。“企业出技术、村集体出土地、村民出劳力,三方拧成一股绳,共同端稳‘金饭碗’。”镇党委负责人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

在农业领域,“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新岱岳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1500亩大葱,村民每亩年收益超2500元,带动200余人就业。康之源生态养殖场发展藏香猪养殖,获评省级示范养殖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同时,“百企带村”行动持续深化,80家企业与18个村结对帮扶,每年投入产业发展资金超300万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治理创新:绘就“枫桥经验”周庄画卷

面对工业重镇的治理挑战,北周庄镇创新“456”联商调处机制,成立由镇党委、开发区党委、企业党委组成的联商会,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土地征用、劳资纠纷等问题。在北周庄村矛盾调解中心,调解员通过“坐诊协商、出诊化解、会诊研判”的“三诊”模式,三年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实现进京赴省零上访。

为深化企地融合,镇党委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派42名干部到企业担任调解员,同时邀请企业人才参与村“两委”工作。中煤华昱集团等企业出资1000余万元支持人畜饮水、道路硬化等民生工程,形成“企业发展惠民生、村民受益促和谐”的良性循环。“法理情融合,村企民和谐。”镇党委书记在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让矛盾化解在萌芽,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四、和美乡村:铺就绿色发展“幸福路”

在党建引领下,北周庄镇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完成36个村的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和绿化亮化工程。通过“干部包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机制,清理垃圾2.3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26家,建成2个省级卫生村。同时,依托6.5万亩林地资源,发展林下养殖和庭院经济,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6万元,同比增长8.5%。

站在新起点,北周庄镇正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产业兴”带动“百姓富”。镇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做实村企民‘利益共同体’,让‘枫桥经验’在周庄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成果,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宗飞 李敏)

责任编辑:闫乾易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