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了各地基层党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的关键时期。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次严肃的“政治体检”,必须坚持对标对表查问题、真刀真枪指问题、实事求是改问题,确保会前、会中、会后各项工作“步步到位”,让会议召开“卓有成效”。
坚持对标对表、揽镜自照,确保会前准备“做到位”,让组织生活会起“刮骨疗毒”之效。“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端之源。”作为组织生活会的规定动作,问题查摆是否真实、原因剖析是否深刻、自我革命是否彻底直接影响组织生活会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题,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先进典型,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查找自身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克服“走过场”“应付了事”的错误思想,摒弃问题查摆上隔靴搔痒、自我检视上避实就虚的惰性心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好基础。
坚持真刀真枪、揭短亮丑,确保会中批评“辣到位”,让组织生活会起“红脸出汗”之效。“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开好组织生活会的重要保障。党员之间相互批评不能相互吹捧、一团和气,要坚持党性原则,摒弃“老好人”思想,克服“怕得罪人”的心理,本着对自己、同事、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出于公心,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要敢于指出问题,敢于批评错误,实实在在点痛处、揭伤疤、击软肋,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同时要虚心听取意见,勇于接受监督,不能把批评当作“挑刺”,更不能把批评当作“过不去”,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反思、深刻剖析,切实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确保组织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开出好结果。
坚持即知即改、真抓实改,确保会后整改“落到位”,让组织生活会起“药到病除”之效。“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组织生活会的成效不在于开了多少场、多少党员干部参加,而在于指出和发现了多少问题,整改和解决了多少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对查摆的问题以及会上其他人提出的意见建议全盘认领,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猛药去疴”的勇气,在会后整改上下足功夫。要深挖根源,找准“病灶”,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厘清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定期通报整改情况,坚决做到对症下药、真改实改,确保所有问题清仓见底、销号归零。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解决具体问题,又注重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提取共性,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切实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扎实做好组织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包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