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以“强引领、优服务、树标杆”为抓手,采取组织联建、服务联动、社区联治党建工作模式,为新业态发展凝聚“红色力量”、注入“红色动能”。
强引领,织密行业党建“责任网”。聚焦破解“谁负责、怎么建、力量弱”的问题,有效激发党建动能。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党委具体负责、乡镇街道兜底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任务有效落实。扩大“两个覆盖”。结合注册登记、年报年审、日常监管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摸底排查工作,全覆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累计查找新业态企业党员职工5人,组建党组织6个,党组织组建率提升至75%,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工作力量。采取“1+1”帮扶形式,为企业派驻“党建专员”和“助企服务专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0余次。
优服务,搭建人文关怀“暖心桥”。加大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力度,打出务实管用“暖新组合拳”。打造一批暖“新”驿站。紧贴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建设、升级暖“新”驿站26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服务1000余次。推出一批暖“新”举措。开设暖“新”课堂,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500余人次,培育10万名以上粉丝网红主播11名。开展每月“益”主题活动,组织爱心“益”剪、健康“益”检等活动,惠及新就业群体200余人次。发放一批暖“新”物资。联合工青妇共同开展“暖心聚力”“情暖江源”等系列活动12次,发放暖心包、清凉包1500余份,提供助学、关爱、互助保障等资金15万余元。
树标杆,奏响基层治理“协奏曲”。优化载体设计,拓展新就业群体“融入路径”,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理念,选聘30余名快递小哥担任街道社区“流动网格员”,开展“小哥来帮忙”“骑兵随手拍”等活动,收集各类城市治理问题150余个。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推行“公益积分”管理。依托镇街(社区)党群服务站打造“益·商城”积分超市,累计为“外卖小哥”兑换物品63件。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每季度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开展“益·先锋”系列评选活动,累计选树表彰“先锋骑手”“微笑之星”先进典型25人,提升新就业群体职业荣誉感。(董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