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部分基层党员教育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授课方式单一、实践转化率低等难题。通过活用小课堂、小研讨、小活动,高质量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小课堂”助力理论“大培训”。部分基层党支部年轻党员较少,师资匮乏,经费较弱,党员培训大多来源于上级党组织。因此,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盘活村内大学生、年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发挥自身专业所学,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作研究特色各异的“小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为村内的党员和群众带去新理念新知识,全面系统和集中地学习。要从村内选取一批理论业务能力素质优秀的干部和农民党员授课,开展“传帮带”活动和农业技术实用“小课堂”,形成党员带头学、支部推动学、群众跟进学格局,全方位提升理论水平。要组织年轻党员为年纪偏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干部送教上门,打造流动的“小课堂”,确保老党员思想不掉队。
“小研讨”助推思想“大进步”。学习研讨是输出理解的过程,在交流探讨中蹦出思想火花,要将村内的党员按支部分为研讨小分队,聚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民生热点话题、服务群众等方面,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分享交流发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组织小分队调查研究,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针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和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运用普遍调研法、典型调查法、会议调查法、试点调查法开展调研研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活动”助效成果“大转化”。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到,“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内红色文化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讲好身边故事,开展向身边人学典型的实践小活动。要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始终践行初心和使命,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要聚焦重点工作,开展实践大比拼活动,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氛围。(中共麻栗坡县委组织部 陆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