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高瞻远瞩、统筹谋划,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推进党建阵地建设,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抓好基础建设、学习阵地建设和文化融合,不断激活基层“红色细胞”,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突出标准,聚力夯实建设基础。要按照机关和村组活动场所达到“八有”“五有”“两有”标准,扎实开展县乡机关及村组活动场所规范建设,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在阵地建设上杜绝“贪大求高”,坚持从实现“服务最大化”的使用角度,围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宣传教育、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优化结构布局。统筹推进“模范机关”“育人先锋”“医德先锋”“两新”组织“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创建,党建品牌创建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和党员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杜绝形式主义、“空对空”现象,着力增强党建品牌创建实效,使党建品牌创建成为党建工作创新的助推器。
突出创新,聚力打造学习阵地。按照省级“六有”目标、州级“三有”特色、本级“三味”效果的目标,着力将乡镇党校打造为基础完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作用突出的基层党校。以红色教育、产业示范、廉政教育为主基调,开发镇党校精品学习路线,选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等典型人物充实师资库。以“智慧+党建阵地”推进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细化,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面展示成果,让党建阵地建设与时俱进。同时,建立“沉浸式”体验党史学习阵地,通过多感官的视听学习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精神伟力。
突出特色,聚力做好文化融合。聚焦以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探索出一条“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改造既有基础设施”的新路子,在机关、村(社区)、学校、企业等打造一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宣传展板、文化长廊,将革命故事、党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红色营养”融入阵地建设,在基层一线和群众生活圈建成集居民文化活动、红色知识学习于一体的党建阵地,让每一处文化活动场所都有“党味”,让党建文化、群众文化和红色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把阵地的文化融合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