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们置身于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优势潜力最大释放的伟大时代,未来工作中,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应拓宽“党建领航”的工作思路,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
一、筑牢“党建+基层组织”,实现战斗堡垒“强强联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以党建领航基层组织,是确保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根本,把准脉、定好向,才能以党组织全面变强带动乡村振兴全面更好。在乡村振兴大局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代表着提升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力,关系着各项政策是否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将基层党组织置身于乡村振兴“主心骨”、经济发展“先锋官”角色中,我们不难理解,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深深植根于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要与基层群众拧成一股绳,真正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组织力”为乡村振兴能量体储能蓄能,增强乡村振兴效力。
二、完善“党建+环境整治”,促进人居环境“美美与共”。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坚持党建领航,推进环境整治,是关系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利好大事,一举多得的千秋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每处乡村都是农民朋友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牵,整洁的村容村貌不仅是农民热切的盼望,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不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对百姓精神陶冶与净化、身体状况改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要在党建引领下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以“环境之美”擦亮乡村振兴能量体,释放乡村振兴潜力。
三、落实“党建+产业振兴”,激发农村经济“腾腾壮气”。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群众富,产业活则全盘活。以党建引领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方能做到将抓实党建项目与发展壮大产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产业振兴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我们必须要积极谋划、因地制宜,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功能拓展融合,培育壮大三产融合发展组织载体,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联动发展,以产业发展“新引擎”拉动乡村振兴能量体,提高乡村振兴实力。
四、推进“党建+人才培育”,释放基层队伍“满满活力”。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党建引领下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留守”现实状况愈发严峻,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为打破这个瓶颈,确保人才供给如活水源源不断,推动乡村振兴阔步向前,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从政策激励、投入保障、组织协调等多方面发力,将乡村人才育用引结合理念置于发展首位,组建一支以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铁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人才培育“生力军”引领乡村振兴能量体,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委组织部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