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5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尹力发言致辞,强调继续重温《摆脱贫困》,从而深入研究摆脱贫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重温《摆脱贫困》,充分发挥党建的根本指导作用,坚持党领导一切,继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行稳致远。
以党建为着力点,居安思危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从历史更迭中得到的宝贵经验。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脱贫攻坚的尽头是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在沉迷成绩中安逸自得,要摒弃守成心态,跳出舒适圈,走向荆棘路,在党建引领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取得先发优势。
以党建为着力点,因地制宜是乡村振兴的“指南针”。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特色产业和生产方式也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发展标准满足不同的需求,那么要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认清区位优势十分重要,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设施、产业基础、劳动力、市场渠道等,这就要求学习《摆脱贫困》,以党建为抓手,依托资源禀赋,因势利导,在地方特色发展方向上进行科学研判。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走出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党建为着力点,笃行实干是乡村振兴的“冲锋号”。笃行实干 砥未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伟大实践。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艰巨,仍需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坚持笃行实干,稳稳的推进乡村振兴。重温《摆脱贫困》,汲取宝贵经验,更好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做好“十四五”开局起步的乡村振兴工作,把激情和干劲汇聚到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要致力于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形成乡村产业体系,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以党建为根本性指导,要始终把党的领导和思想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科学把握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慎终如始,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管理局 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