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南省威信县建立“1244”机制抓实公立医院党建,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全县卫生健康水平。
围绕健康建设这一主线。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行“支部建在科室上”。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在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成效上下功夫,巩固健康进社区活动成果,发挥好“健康宣传队、健康跟踪员、健康好邻居”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
狠抓深化医改、健康扶贫两个重点。深入推广三明经验,同步推进人事薪酬、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综合改革。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医共体为载体,全面优化县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功能定位,推动县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提高县域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坚持动态管理,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完善“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模式,推广为县域医疗机构针对农村36种大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规范化措施。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健全农村地区健康危险因素控制长效机制。
强化制度、项目、人才、培育四项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把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合卫生短板弱项谋划一批高质量项目,进一步优化卫生项目储备、提高卫生项目质量、不断优化卫生投资。把投资目标落实到项目上、把项目推进落实到责任上,建立健全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新开工项目和前期项目加强汇报,争取多方资金支持,确保按时推进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严格落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一体化机制,创新工作模式,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落实高层次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措施,着力引进一批急需高层次人才,带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对口帮扶,稳步提升农村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主动谋篇布局,对标“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从行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创新路径、区域协调、持续发展、要素升级、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路径方法,努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在各个阶段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统一。
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口健康、综合监督四个提升。
推动服务能力巩固提升。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创建,实施“一中心一站”建设;加强薄弱专科建设,年内实现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康复科独立科室设置;规范社会办医管理,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患者体验提升行动、医院管理提升行动,加强采供血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健康威信行动。聚焦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集中攻坚,严格落实母婴安全措施,坚决守住母婴安全底线,抓好慢病管理,持续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聚焦一老一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三孩”政策相关配套服务措施,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统筹提高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管整治力度。(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