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自觉修好善始善终、善思善行、善作善成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双善之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善始善终树牢“人民至上”观点,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教育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经常性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其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指导新时代群众工作。
善思善行弘扬“务实为民”作风,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理应继续弘扬并践行务实为民精神,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尊重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将权力用在为民谋利上,一切工作都以惠民利民为前提,真心为群众考虑,为群众着想。坚持问需于民,时常深入群众,与广大群众沟通交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广大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找准发展定位,做出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决策。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群众的合理的意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群众中找到对策。
善作善成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当前,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尤其需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切实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努力成为广大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领路人,用实际行动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更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