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部门职能,注重发挥组织力作用,着力打造“强引领善治理”的基层党组织,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抓龙头,压实“重治理”的责任担当。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就明确将“党建+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让“一把手”动起来,充分发挥书记的岗位优势,调动基层全域资源,不仅提供专业指导,还尽可能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要素支撑,提升专业水平。把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作为关键,集中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学历较高、发展眼界较宽的同志充实到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中。选派机关、企事业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拓宽基层治理骨干来源。提升治理素养。积极创设集中轮训、现场实训、挂职锻炼等载体,常态化加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培训。
抓载体,凝聚“共治理”的最大合力。围绕凝聚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精心创设各类载体平台,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模式,优化社区大党委设置,集成打造党的建设、社会治理、为民服务“三个共同体”,推进联动培养党员干部、联动组织党建活动、联动推进网格治理、联动建设美好家园、联动服务居民群众、联动培育先进文化。着力完善党组织主导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多种协商办法,推动基层依法依规开展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的自治协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