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想更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如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唯有不断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心和行动力。
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心和行动力,首在力戒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树牢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当前,巩固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我们应青春看到,少数人对此思想认识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有的干工作就满足于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遇到困难问题绕道走,不愿做艰苦探索的努力……凡此种种言行,都要不得、也不可取。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充分认清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积极进取干事创业中增强事业心和行动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
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心和行动力,重在力戒抱怨情绪、无心干事,树牢事业至上、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的同志进步了,往往埋怨自己运气不佳,甚至认为组织上用人不公;看到别的单位工作干得出色,就埋怨自己单位基础差、底子薄,或者认为上级关注和投入不够;看到有的单位工作条件优越,就埋怨自己单位环境差、工作苦、待遇低,等等。有这样的心态也要不得、不可取,这样会严重影响自身乃至所在单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理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的赶考路上多一分责任感、少一分吃亏感,多一分奉献心、少一分索取心,始终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新业绩,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心和行动力,要在力戒形式主义、漂浮作风,树牢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有的人抓工作仍然习惯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重部署轻落实,重声势轻效果;有的急于求成,盲目赶进度,急于出成绩,违背规律抓落实,使一些工作成了“半拉子工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也严重阻碍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是靠实干去拼出来的,能力素质也是在实干中慢慢提高的。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树牢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的精神,始终在真抓实干中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