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开展的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是检验“第一责任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出现考前“化妆”、考前“恶补”现象,使得“年度大考”失真失色,免不了成为“应付式”考核。须知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是承上启”最关键的“滚动轴”,是开启下年各项工作的“敲门砖”,要在终点找准“要穴”,在起点述后整改。
力争求实,言之有物。党建述职评议要多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实际事例、具体数据,避免讲空话,讲大话,让述职评议形成空中楼阁,只“接天线”而不“接地气”。要多总结工作经验和梳理工作教训,理出问题清单,问题不能年年谈、年年改、年年在,要让问题在新起点“吃进去,消化掉”,保证党组织“身强体壮”。
找准要穴,见缝插针。一方面,党建述职评议会议要开成“吐槽大会”,上级党组织“裁判员”不能当老好人,要评中“有辣”,要让“运动员”红红脸,出出汗,点评不给面子,不留情面。另一方面,对于下级党组织出现的问题清单,上级党组织“老中医”要通过望、闻、问、切查找病因,找准要穴,见缝插针,对症下药。
述后整改,改中有实。梳理出问题清单,新的一年要整改有方,整改见效,要有“药到病除不反弹”的成效,让“装样子”、“假把式”无所遁形。“术后整改”,手术“整得”彻底,改得实在,不能背离初衷,流于形式。要接收广大党员群众监督,开通述职评议外“民意直通车”,集思广益解决各级党组织书记“疑难杂症”。(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 杨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