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是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今天,在乡村建设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内蒙古化德县围绕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聚焦“治理”“人才”“产业”三个方面,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治理”,让组织更高效。全面开展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强化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统筹整合配置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各类组织以及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镇)包村干部等人员,形成了高效运转的基层管理体系。坚持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治理中枢组织,创新开展以“党员服务日”“党员送温暖”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立足群众需求,围绕提升村民生活保障,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民心在基层凝聚、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建立“一站式”服务体制,通过建立手机微信群,定期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告知各项服务办理程序,拉近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党建+人才”,让队伍更坚强。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持续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实施方案,将政治上可靠、带富能力强、一贯表现好的本乡本土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致富能手等纳入后备干部数据库,进行全程跟踪培养。结合自治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计划,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纳入基层干部年度教育培养计划,确保每一名村级后备干部都能参加培训,切实强化村级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党建+产业”,让乡村更富有。紧紧围绕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共同体覆盖领域广泛、联系群众紧密、使命追求崇高的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围绕产业发展做好“引领、融入、服务”三篇文章,形成以党建共同体为主导、产业为支撑、农民广泛参与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发展”工作,创新实施以党组织引领,经济合作社为平台,农民、企业多元化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87个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新模式,借鉴周边县市、乡镇成功经验,紧盯集体资产有底数、发展模式合村情等关键点,依托现有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基地等资源,量身裁体、科学规划,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方案,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充分利用各村优势,邀请乡村振兴局、农科局等部门业务知识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断强化对村“两委”干部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培养。(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委组织部 王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