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人员、信息和资源高度流动的商圈开展党建工作,是执政党推进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难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非公企党工委立足商圈实际,围绕组织整合、商圈发展、党群服务和商圈治理,形成商圈党建有机共同体。
建设商圈“组织共同体”。成立商圈党委吸纳党商社企群组织资源,构建“一核多元”商圈党委组织架构;将商圈内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和部分商户全部纳入“暖心服务”“即时帮”志愿服务队,配合城管、市监等职能部门,开展相关学习活动。
打造商圈“发展共同体”。吸纳商圈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提升改造,通过组织资源撬动行政资源和财政资源,带领商圈企业转型升级;立足服务“两新”组织、服务客商、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充分发挥“红色商圈”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商圈治理。
构建商圈“服务共同体”。聚焦商圈企业商户党员需求,打造服务阵地,连接红色家园,举办创客沙龙和研修课程;创新服务载体,把商圈打造成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党群服务中心。
打造商圈“治理共同体”。通过“党建引领+”体系建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商圈走向善治的强大动力。积极构建“机制共建、党建共商、党员共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组织体系,形成党建引领、齐抓共管的“红色”治理格局。
通过探索商圈党建共同体,集宁区五个商圈全面强化了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凝聚力,实现对于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影响覆盖。 (集宁区委组织部 孙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