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将党建引领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集宁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力量。
培养过硬一线干部,打造能干肯干“主力军”
走进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桥西办证大厅,“党员先锋岗”“业务标兵岗”的服务柜台映入眼帘。“阿姨,您按照这份告知书上的内容,带齐材料就可以去办理房本了...”每个周末走上集宁区的公交车,一批佩戴党徽,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就群众关心的民生政策、法律、不动产办证等问题进行宣讲,为群众答疑解惑。
集宁区紧紧围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要求,将干部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通过举办“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结合“每月四日”固定活动日制度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必学内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业务大练兵”活动,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意识;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历练干部的主战场,把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干部选派到攻克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第一线、最前沿,在年度考核中,对营商环境进行专项考核并提升考核权重,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总结提炼了虎山街道“店小二”服务模式、非公企党工委“法律援助服务队进企业”等一批先进做法在全区广泛推广,树立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模范典型。
完善党群阵地功能,搭建便民利民“服务台”
上午九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人头攒动,总服务台的导服志愿者有条不紊地提供线路指引、事项查询等服务。耐心细致的志愿引导、解人所急的业务代办、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自动化设备等,系列精细化服务举措让群众办事提速度。“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因为资料不全再跑到外面去打印了。”一位办事群众边忙着打印学籍资料边连声夸赞。
“变繁为简一次办成、暖心服务帮办代办”这是老百姓感受到的新变化。集宁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空间共享、服务多元”为建设理念,党群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阵地融合,一体化办公,综合共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党员先锋岗、党群活动室、智慧党建长廊等功能区域,注重“红色”氛围营造,打造党建指导学习教育、便民服务、活动管理、民情办理、宣传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横向上,关联涉及医保办理、社保年检、身份证办理等24家职能部门,实现综合接件、分区“一窗受理”,健康证办理、社保年检等10项高频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掌上办”,构建“一门式”空间、“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格局,主动指导办事企业、群众准备申报材料,全程跟踪审批进展,及时反馈项目办理情况,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纵向上,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以及自然村和小区四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体系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形成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覆盖全区的党群服务网络,通过广泛设立的疑难业务(事未办成)受理窗口,畅通党组织与企业、群众的互动渠道,解决群众办事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勤来的暖心阵地。
打造商圈党建联盟,共筑党企政企“连心桥”
“电商对咱们实体店经营的冲击真是太大了,咱们抱团发展把大家的商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单打独斗变成一盘棋共下一定没问题!”在维多利商圈党建联盟阵地,这样的商圈联盟讨论会经常性的开展。由商业主体所驻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在“红色港湾”举办企业家“大咖说”、互助沙龙活动,各商户紧紧围绕营商环境工作出点子、想招数、献良策。
集宁区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企业商户、群团组织、市场、税务、银行、卫生等部门行业协同配合的“1+N”商圈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组织当好服务企业商户的先锋队、解决问题的突击队、以商引商的“主心骨”。党组织牢固树立“大党建”思维,运用“融合党建”思路,在皮革城商圈、万达广场商圈、维多利广场商圈等5个商圈,建立了党群服务阵地,通过建立商圈联席会议制度、企业商户诉求响应机制、商圈治理协同机制等,撬动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党组织统筹、党商议事、部门支持的良好局面,在企业和商圈发展中攻克难点、打通堵点。万达广场商圈打造“泉汇通和星耀万商 以党建火红助推商圈火红”品牌,根据商圈特色打造旅游消费新地标、中高端消费新地标,吸引更多商企进驻商圈,增强联盟辐射作用,促进商圈经济繁荣发展。皮革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党员群众、商场员工以及周边企业、居民提供党建活动、协商议事、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多元功能,达到了以党建促业务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丰收”。(中共集宁区委组织部 李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