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近年来,以党建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打赢了全面“脱贫攻坚战”,为全镇人民群众营造出幸福、平安、美满的生活环境。
易地搬迁难度大,党建引领出奇招
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为贫困群众谋得幸福生活,土牧尔台镇党委、政府经上级批准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镇党委迅速成立领导小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学习成功的搬迁经验,经过摸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搬迁模式。易地搬迁共涉及14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的3396人,分片安置于土牧尔台镇镇区内。其中,912户,1663人,统一安置于土牧尔台镇东的移民新村,新村占地面积380亩,是全旗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2021年7月正式更名为镇鑫村委会,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分别为:双进村74户人口151人、富康村169户人口367人、吉祥村104户212人、向央村370户642人、向荣村195户291人。
为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移民新村成立党支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将党建引领理念运用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党支部全体成员分多个小组,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搬迁入住户,了解情况,化解矛盾。搬家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矛盾,在走访中得到了调解,村党支部逐渐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主心骨”。村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政府申请,特批资金为搬家不便的老百姓提供搬家服务。年老体弱,不便搬家的住户,被妥善安排,入住新家,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全村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各种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彰显了村党支的用心,让全村百姓放心、安心。
网格管理施新法,全心全意为人民
移民新村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如何有效治理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经过镇党委、政府长时间的研究试点,最终拿出了一套极具创新的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以网格管理员为着力点,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和规范新时代网格化管理和队伍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土牧尔台镇网格化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在全镇范围内划分了89个网格,共设立总网格长21名,专职网格员22名,兼职网格员445名。移民新村作为先进村、试点村,网格化水平显著提高,网格管理十分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方法。成立村党支部至今,各成员各司其职,任劳任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达到网格员全覆盖,使得全村百姓的问题都能够快速顺利的解决。
在网格化的严格管理下,网格化治理的优势更为突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113613”工作法,即“一个机构”“一种模式”“三层职责”“六项制度”“一份待遇”“三力强化”。“一个机构”就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一种模式”就是每个网格实行“一网一长一微信群”的管理模式。即一个网格建设一个微信群,并由一名网格长专职管理,形成居民与网格员之间流畅的双向沟通机制。“三层职责”就是明确网格长责任、明确专职网格员责任、明确兼职网格员责任。“六项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网格巡查制度、考核通报制度、《网格民情日志》制度、网格设置制度。“一份待遇”就是落实报酬待遇。在发放必要的工作报酬外,为专职网格员购买人身伤害意外险,为网格入户工作提供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合理的报酬及必要的保障措施极大得调动了专职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网格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力强化”分别指强化组织领导力、强化部门协作力、强化督查指导力。从而形成党建引领下,网格治理的工作新模式,成效显著,使得便民服务深入落实,动态信息全面掌握,治安水平显著提高。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最优质、最一线的情况汇报。
自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队伍运行顺畅、工作成果显著。在网格员的走访了解后,明确了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经过村党支部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反映,镇党委与工程队、企业沟通合作,为移民新村解决了水电、道路硬化、路灯、网络、户厕改造等生活必须,给大家营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
网格管理运行成效显著:(一)便民服务深入落实。自2021年6月起,土牧尔台镇专/兼职网格员处理矛盾纠纷30多起,累计发放疫情防控政策资料10000多份,追踪登记疫情期间返回人员400多人,为各村(居)民5000多人注册办理蒙速办,协助镇内3000多名群众完成疫苗注射,帮助2000多户居民完成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年检等工作。(二)动态信息全面掌握。全覆盖式的常住人口信息台账与网格巡查制度相结合,配合网格微信群的辅助,使网格员对镇内情况能够做到动态监控,网格长和网格员主动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的需求和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治安水平显著提高。严格的网格巡查制度和常住人口信息统计工作使网格内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录入率达到100%。网格员能够精确掌握网格内信访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事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年、危险物品从业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信息,有效助力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四)综治工作全民参与。今年,土牧尔台镇坚持把治安防范、安全生产、反邪教、法律宣传等工作融合推进。通过网格员高频次的入户走访和网格巡查,能够将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使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政策知晓程度大幅提高。网格员通过提供上门咨询服务,与居民面对面交谈,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基础设施逐健全,政策落实享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方针,完善移民新村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如何让老百姓生活方便、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良好成为了考验党支部强不强的又一项重点任务。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动全村网格员,调查走访,了解民意,制定了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经过几年的努力,分别改造水厕301户+幸福院水厕339户,旱厕68户,实现水厕全入户。安装水表573户,家家户户吃到了品质水、放心水。全村实现网络全覆盖,足不出户了解制度政策。修建路灯293个,安全出行得到了保障。完善路网建设,道路全部硬化,总计14950米。在党建的引领下,全面解决了移民新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镇党委高度重视,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生、民心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等方面建设不遗余力,有力地支持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通交通脉络,从而拓宽致富路,农村公路已实现村村通,通畅率达100%。每到晚上,全村灯火通明,路灯照亮整个村庄,照在路上,暖在人心。干净整洁的乡间环境,真正体现了镇党委、政府服务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深切挂念人民群众的决心、信心。基础设施的完善健全,让村民感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宜居环境,享受着党建引领下的优质生活。
化解纠纷乡风美,集中力量办实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生活环境优美,是基层治理的一道防线。从2019年起,移民新村着力推进新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宣传爱护环境卫生,为营造优良的乡风文明而持续行动。严格落实网格员管理工作制度,持证上岗,佩戴统一的“网格员工作牌”,在严格的规定和专业的培训后,有组织的入户宣传,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引导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脏、乱、差”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大力宣传下,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讲礼貌的新风尚。为此,村党支部还特设奖励,为打扫完成度好、家中十分整洁的村民发放奖励并提出表扬,这更加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还增设公益岗位打扫道路卫生,解决就业的同时维护了村容村貌。
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环境卫生,为912户每户配置1个小型垃圾桶共912个,户外配置大型垃圾箱53个,户外活动垃圾桶96个。同时,污水由地下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管道网络基本完善。现在的移民新村村容村貌良好,环境干净整洁,营造了幸福美丽的新村庄。
学习技能成风尚,组织培训助就业
为满足广大群众就业创业的需求,助力人民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制定实施方案,狠抓组织落实,坚持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缓解企业用工难为目的,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工作。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召开劳动力技能培训,共组织开展3期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参训人员171余人次。根据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发展意向,采取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培训。京蒙劳务协作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技能培训班如期开展,并增加家畜饲养员、中式面点师等培训内容。为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培训老师采用面对面、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向学员传授技术,做到在实践中学,增强学员体验感。同时,还选派接受能力强的网格员、党员干部,赴呼和浩特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计算机学习的培训,确保每村都有会用电脑的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各种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会,让广大人民群众技能得到了增长,为解决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大家增收致富的决心更足,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各更加向往。现如今,大量培训后的劳动者走入企业,面粉厂、纺织厂、养鸡场等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挥洒汗水,为家庭减负,实现自身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就业,带动企业发展“双丰收”。
扶贫车间是我镇的力量源泉,在镇党委、政府的研究下,与企业达成协议,在移民新村建起就业扶贫车间,坚持“造血”式扶贫,实现在家门口灵活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是内蒙古鑫达绒毛床品有限公司与土牧尔台镇合力打造的,结合土牧尔台镇丰富的羊毛、羊绒优势资源,常年从事各类绒毛制品及床上用品加工,是一家专业商用纺织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满足了为村民提供就业的需求,走出了就业难的困境,打开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
移民新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心里装着百姓,用心解问题。心里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和耐心,一路迎难而上,把老百姓当做家人,热情服务。深入群众,多听多看,积极为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做维护邻里关系的最贴心、最信任的好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在网格员深入走访了解情况并积极解决下,社会管理创新风尚,移民新村正欣欣向荣!(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 武艳芬)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近年来,以党建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打赢了全面“脱贫攻坚战”,为全镇人民群众营造出幸福、平安、美满的生活环境。
易地搬迁难度大,党建引领出奇招
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为贫困群众谋得幸福生活,土牧尔台镇党委、政府经上级批准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镇党委迅速成立领导小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学习成功的搬迁经验,经过摸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搬迁模式。易地搬迁共涉及14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的3396人,分片安置于土牧尔台镇镇区内。其中,912户,1663人,统一安置于土牧尔台镇东的移民新村,新村占地面积380亩,是全旗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2021年7月正式更名为镇鑫村委会,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分别为:双进村74户人口151人、富康村169户人口367人、吉祥村104户212人、向央村370户642人、向荣村195户291人。
为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移民新村成立党支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将党建引领理念运用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党支部全体成员分多个小组,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搬迁入住户,了解情况,化解矛盾。搬家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矛盾,在走访中得到了调解,村党支部逐渐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主心骨”。村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政府申请,特批资金为搬家不便的老百姓提供搬家服务。年老体弱,不便搬家的住户,被妥善安排,入住新家,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全村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各种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彰显了村党支的用心,让全村百姓放心、安心。
网格管理施新法,全心全意为人民
移民新村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如何有效治理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经过镇党委、政府长时间的研究试点,最终拿出了一套极具创新的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以网格管理员为着力点,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和规范新时代网格化管理和队伍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土牧尔台镇网格化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在全镇范围内划分了89个网格,共设立总网格长21名,专职网格员22名,兼职网格员445名。移民新村作为先进村、试点村,网格化水平显著提高,网格管理十分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方法。成立村党支部至今,各成员各司其职,任劳任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达到网格员全覆盖,使得全村百姓的问题都能够快速顺利的解决。
在网格化的严格管理下,网格化治理的优势更为突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113613”工作法,即“一个机构”“一种模式”“三层职责”“六项制度”“一份待遇”“三力强化”。“一个机构”就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一种模式”就是每个网格实行“一网一长一微信群”的管理模式。即一个网格建设一个微信群,并由一名网格长专职管理,形成居民与网格员之间流畅的双向沟通机制。“三层职责”就是明确网格长责任、明确专职网格员责任、明确兼职网格员责任。“六项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网格巡查制度、考核通报制度、《网格民情日志》制度、网格设置制度。“一份待遇”就是落实报酬待遇。在发放必要的工作报酬外,为专职网格员购买人身伤害意外险,为网格入户工作提供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合理的报酬及必要的保障措施极大得调动了专职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网格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力强化”分别指强化组织领导力、强化部门协作力、强化督查指导力。从而形成党建引领下,网格治理的工作新模式,成效显著,使得便民服务深入落实,动态信息全面掌握,治安水平显著提高。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最优质、最一线的情况汇报。
自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队伍运行顺畅、工作成果显著。在网格员的走访了解后,明确了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经过村党支部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反映,镇党委与工程队、企业沟通合作,为移民新村解决了水电、道路硬化、路灯、网络、户厕改造等生活必须,给大家营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
网格管理运行成效显著:(一)便民服务深入落实。自2021年6月起,土牧尔台镇专/兼职网格员处理矛盾纠纷30多起,累计发放疫情防控政策资料10000多份,追踪登记疫情期间返回人员400多人,为各村(居)民5000多人注册办理蒙速办,协助镇内3000多名群众完成疫苗注射,帮助2000多户居民完成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年检等工作。(二)动态信息全面掌握。全覆盖式的常住人口信息台账与网格巡查制度相结合,配合网格微信群的辅助,使网格员对镇内情况能够做到动态监控,网格长和网格员主动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的需求和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治安水平显著提高。严格的网格巡查制度和常住人口信息统计工作使网格内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录入率达到100%。网格员能够精确掌握网格内信访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事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年、危险物品从业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信息,有效助力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四)综治工作全民参与。今年,土牧尔台镇坚持把治安防范、安全生产、反邪教、法律宣传等工作融合推进。通过网格员高频次的入户走访和网格巡查,能够将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使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政策知晓程度大幅提高。网格员通过提供上门咨询服务,与居民面对面交谈,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基础设施逐健全,政策落实享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方针,完善移民新村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如何让老百姓生活方便、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良好成为了考验党支部强不强的又一项重点任务。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动全村网格员,调查走访,了解民意,制定了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经过几年的努力,分别改造水厕301户+幸福院水厕339户,旱厕68户,实现水厕全入户。安装水表573户,家家户户吃到了品质水、放心水。全村实现网络全覆盖,足不出户了解制度政策。修建路灯293个,安全出行得到了保障。完善路网建设,道路全部硬化,总计14950米。在党建的引领下,全面解决了移民新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镇党委高度重视,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生、民心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等方面建设不遗余力,有力地支持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通交通脉络,从而拓宽致富路,农村公路已实现村村通,通畅率达100%。每到晚上,全村灯火通明,路灯照亮整个村庄,照在路上,暖在人心。干净整洁的乡间环境,真正体现了镇党委、政府服务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深切挂念人民群众的决心、信心。基础设施的完善健全,让村民感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宜居环境,享受着党建引领下的优质生活。
化解纠纷乡风美,集中力量办实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生活环境优美,是基层治理的一道防线。从2019年起,移民新村着力推进新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宣传爱护环境卫生,为营造优良的乡风文明而持续行动。严格落实网格员管理工作制度,持证上岗,佩戴统一的“网格员工作牌”,在严格的规定和专业的培训后,有组织的入户宣传,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引导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脏、乱、差”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大力宣传下,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讲礼貌的新风尚。为此,村党支部还特设奖励,为打扫完成度好、家中十分整洁的村民发放奖励并提出表扬,这更加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还增设公益岗位打扫道路卫生,解决就业的同时维护了村容村貌。
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环境卫生,为912户每户配置1个小型垃圾桶共912个,户外配置大型垃圾箱53个,户外活动垃圾桶96个。同时,污水由地下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管道网络基本完善。现在的移民新村村容村貌良好,环境干净整洁,营造了幸福美丽的新村庄。
学习技能成风尚,组织培训助就业
为满足广大群众就业创业的需求,助力人民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制定实施方案,狠抓组织落实,坚持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缓解企业用工难为目的,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工作。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召开劳动力技能培训,共组织开展3期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参训人员171余人次。根据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发展意向,采取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培训。京蒙劳务协作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技能培训班如期开展,并增加家畜饲养员、中式面点师等培训内容。为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培训老师采用面对面、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向学员传授技术,做到在实践中学,增强学员体验感。同时,还选派接受能力强的网格员、党员干部,赴呼和浩特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计算机学习的培训,确保每村都有会用电脑的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各种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会,让广大人民群众技能得到了增长,为解决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大家增收致富的决心更足,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各更加向往。现如今,大量培训后的劳动者走入企业,面粉厂、纺织厂、养鸡场等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挥洒汗水,为家庭减负,实现自身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就业,带动企业发展“双丰收”。
扶贫车间是我镇的力量源泉,在镇党委、政府的研究下,与企业达成协议,在移民新村建起就业扶贫车间,坚持“造血”式扶贫,实现在家门口灵活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是内蒙古鑫达绒毛床品有限公司与土牧尔台镇合力打造的,结合土牧尔台镇丰富的羊毛、羊绒优势资源,常年从事各类绒毛制品及床上用品加工,是一家专业商用纺织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满足了为村民提供就业的需求,走出了就业难的困境,打开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
移民新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心里装着百姓,用心解问题。心里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和耐心,一路迎难而上,把老百姓当做家人,热情服务。深入群众,多听多看,积极为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做维护邻里关系的最贴心、最信任的好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在网格员深入走访了解情况并积极解决下,社会管理创新风尚,移民新村正欣欣向荣!(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 武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