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光荣村党支部始终把村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依托“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建成了总占地面积2400平米的村委会阵地,其中办公场所面积480平米,设置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等功能室,为服务群众提供了温馨的场所。2021年村两委换届,调整配备“两委”干部5名,平均年龄45岁,35周岁以下干部2名,女干部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干部3名,按上级要求完成村委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并引进优秀人才5名,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全村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驱动器”
光荣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实行党员分片区责任制,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逐步改变了村庄“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跺、家禽乱跑”的现象;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带领村民抢抓机遇,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支部扶持帮做等方式靶向制定帮扶政策,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集体经济模式,有效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其中,30个马铃薯储窖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5万元,收益的70%分配于贫困户、20%用于集体运转、10%用于大病特困家庭的应急救助。目前已经救助了6户13人。为响应旗党代会提出的“增牛减羊”政策,在镇党委、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引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45头,以每头牛1525元的租赁费,分别租给15户贫困户,为集体经济增收68625元。为持续改善民生,将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40万元集中投放到旗旅投公司负责实施和管理,为集体经济增收5.3万元,主要用于公益岗位工资和突发困难户的临时救助。
培育乡风文明,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
光荣村立足乡村文明,汲取城市以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挖掘、培养并管好用活各类本土人才,总结推广基层“田教授”“土专家”等经验做法,重点培养本土实用人才。光荣村把扶贫开发和宣传教育、基层党建、新民风建设相结合,使农户真正拥有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决策权、受益权。真正促进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相融互动,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改善,并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村民积极投身村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村民民主化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四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化矛盾于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推动产业兴旺,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党支部坚持把抓党建与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建成为落实乡村振兴、为民谋福利的“助推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村情地理交通优势,充分利用“火山草原”和“红色文化”两大旅游资源,确定以生态观光、康养娱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建设房车营地、飞行营地、民宿娱乐区、现代化农牧业观光生产基地等娱乐休闲设施,打造一批网红旅游点和网红打卡基地,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驻足休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光荣村脱贫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深知,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机制,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举措。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基础设施完善的路径,总结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委组织部赵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