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建联盟聚合力 金融帮扶促振兴

——白音察干镇大井村“四个帮”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

2021-12-24 11:30:06 | 来源: 中廉在线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大井村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东25公里,全村面积40.5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598户1348人,常住人口180户352人,共有建档立卡户100户200人。近年来,大井村在旗委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中国银保监会定点帮扶,与相关单位开展党建联盟结对共建,凝聚帮扶合力,重点发挥金融帮扶优势,通过中央单位“定点帮”、包联单位“重点帮”、旗镇领导“蹲点帮”、驻村干部“全面帮”,实现全面脱贫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单位“定点帮”,小支部凝聚大能量

中国银保监会与察右后旗从2002年开始结成定点帮扶对象,一直以来在经济、民生、乡村建设等各领域给予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2019年10月向大井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村级定点帮扶的新序幕。在第一书记张益锋的带领下,大井村与银保监会机关党委、中国华融河北分公司等帮扶单位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成立对口支部党建联盟,联合组织村民党员开展党日活动,提高党性修养、凝聚支部合力,利用党费帮扶资金打造大井村党群服务中心,单位领导多次到村考察指导,深入困难家庭慰问,送去关心关爱。支部牵头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带领群众脱穷帽、谋发展,通过夯实阵地、引资立项,凝聚起了帮扶大能量。在银保监会各级领导协调下,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系统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大井村帮扶工作,两年来共计引入资金552万元,有效帮扶助力大井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和民生领域发展。2021年,大井村荣获市“五强党支部”称号,第一书记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包联单位“重点帮”,小产业推动大扶贫

脱贫攻坚以来,大井村主动对接包联单位——察右后旗人民检察院,开展支部党建联盟共建。定期联合开展党员座谈会和主题党日活动,帮助村民解决发展困难,重点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带领村民发展产业项目,为持续“造血”打开局面。驻村干部根据村情民意做起了农家土鸡蛋生意,推选致富带头人牵头组建村级企业——婶子大娘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注册“婶子大娘笨鸡蛋”商标,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从鸡源、饲料、到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全程利益联结机制,曾短短3个月就销售了2万多枚笨鸡蛋,供不应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全年销售额可达5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4千元,大井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鸡蛋养殖示范村”。实施乡村振兴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引进“贝贝南瓜”等新种植项目,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支部牵头开办电商平台,在金融系统工会支持下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继续坚持“庭院经济+集体经济”双轮驱动发展,争取资金扩大牛、羊、鸡养殖产业,筹建村集体肉牛养殖基地,协调当地信用社获得100万元授信支持,助力集体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突破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3年前的5万元增长到近50万元。

旗镇领导“蹲点帮”,小村庄迎来大变化

大井村位于察右后旗最东边的丘陵地区,平均海拔1500米,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曾是全旗三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之一,部分自然村位置偏远,通水、通路、通电等成本很高,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易地搬迁,而一些贫困群众虽然出村不便、生活艰苦,但故土难离的观念很重,对搬迁心存顾虑,也不愿拿出自筹经费,搬迁工程一度搁置,成为大井村脱贫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面对窘境,旗镇领导“蹲点”大井村,与驻村干部一道逐门逐户上门宣传搬迁政策,解除后顾之忧,取得了群众的认可,完成了搬迁目标,并配套发展后续产业。银保监会定点帮扶以来,旗委政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井村发展,多次“蹲点”指导,将大井村纳入全旗三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进行重点建设,如今全村易地搬迁安置点通村水泥公路已全部开通,村民们住上了崭新的安置房、喝上了放心水,村里引进了加工企业,有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推动了“户厕改造”试点,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大井村迎来了新的变化。

驻村干部“全面帮”,小数字见证大成效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驻村干部始终是最活跃的身影,他们积极忘我地工作,不仅在协助做好村务基础性工作同时,还利用专业专长充分激发群众自身发展动力。大井村第一书记张益锋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干部,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建立机制让每个有发展意愿的村民获得金融支持进而提升内生动力。两年来他引进浙江经验,为促进当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普惠金融技术提升多方奔走,在村级层面推动大井村党支部与察右后旗农信社联合打造乡村振兴金融党建联盟示范点,并将模式推广到全旗,通过村银共走共访、联合授信评估和党建小组联创(全村组建了18个党建联盟小组作为依托开展金融服务和管理),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全村普惠授信户数突破80户,授信金额达750万元,用信达400万元,是2020年末的10倍多,为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村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攀升。全村从驻村帮扶时的800多只鸡发展到如今1.5万余只,从89头牛到695头,从4千多只羊到1.4万余只,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王晓栋)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