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校姓党”,充分发挥理论宣传主阵地、干部培训主渠道、党性锻炼大熔炉的重要职责,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党校以党建引领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党建引领教学,发挥培训党员干部主渠道作用
坚持政治方向,优化教学培训布局。拓宽思路,推动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2021年,共举办各类主体和非主体班次21期,培训党员干部7300余人次。党校教师先后走入全旗30多个机关单位和8个苏木乡镇,累计宣讲50场,直接受众2900余人。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法院、公安局和交管大队送去多堂党课,400多名干警接受了培训教育。
坚持思想引领,高效运用教学资源。利用优质资源,提升培训质量。今年,组织旗委中心组和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及全旗科级党员干部、嘎查村两委干部共500余人参加中央党校党史专题直播培训;组织全旗46名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参加自治区基层党史专题宣讲视频培训;组织我旗10名市基层党代表参加线上履职培训;组织旗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全旗副科级以上干部280余人参加"网上党校"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直播培训。
二、党建引领队伍,发挥理论建设重要阵地作用
坚持与时俱进,夯实教师理论基础。利用网络,加强教师在线培训。本年度全体教师、干部参加了全国党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教研骨干直播培训、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视频培训、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基层师资、自治区宣讲团以及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直播培训。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校党党支部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实现“三会一课”与党校教师讲党课、试新课紧密结合。在“三会一课”活动中,以教学观摩的形式,党员和教师讲党课、讲新课,课后现场全方位点评,提升了党课、新课教学质量。本年度党员和教师共试讲了19节新课,既发挥了党校特有的师资优势,又强化了党组织对教学专题的政治审核把关。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坚持质量立校,激发学科人才活力。全年召开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和6次集体备课会,有针对地安排落实教学、宣传和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市委组织部的推荐活动,择优推选出3门好课程和一位好师资。9月10日,举办了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演讲朗诵活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祝福,展示了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庆祝教师节演讲比赛
三、党建引领科研,发挥社会科学重要智库作用
坚持实事求是,教学科研共同发展。5位教师赴北京大兴区委党校学习调研,收获了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7月1日,全体党员干部、教师赴集宁战役纪念馆、乌兰察布党史馆和集宁战役遗址开展了“主题党日”和现场教学活动,为党史教学用活红色资源、讲活革命传统故事获取了丰富的资料。组织骨干教师赴红格尔图革命纪念地,对红色资源及党史文化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教师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收集整理红格尔图战役的资料图片,完成了《红格尔图保卫战》备课工作,得到了旗委组织部的推荐录播。
▲实地调研红色基地
坚持从严治校,弘扬红色学习之风。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打造红色熔炉阵地。校园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文化墙和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一幅幅鲜活画面,不仅是革命教育和党性锻炼的活教材,也营造了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的阵地氛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处景观能育人,是党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校园内展板
四、党建引领服务,发挥党性锻炼熔炉作用
坚持求真务实,保持思想行动一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依托党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党员教师多次深入白音察干镇社区开展“我进社区送党课”活动;党员干部走进农牧户家中,协助村民干农活;慰问退休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并发放学习材料、党徽;为大小井村委会配置办公电脑两台、打印机一台,提升了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为白音察干镇团结社区、北道口社区和奋进社区庆祝建党一百年的书法、绘画活动,购置近万元的纸墨笔砚。在创城中,积极行动,为包联居民小区改造楼道、修葺了院墙路面。疫情防控期间,结合惠民安居小区人多面广的防控难题,为小区安装了智能电子门和智能车牌识别升降门一套,达到人防与技防结合的良好防控效果。
有播种才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校党支部被评为“全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乌兰察布市“理论宣讲优秀集体”;荣获“全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乌兰察布市电大系统“综合目标考核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各级领导多次深入旗委党校调研指导工作,鼓励全体党员、教师发挥好“阵地熔炉”的优势和作用,为推进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旗委党校定不负今天使命担当,明天将继续勇毅前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