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总目标,以强化服务、整合资源为重点,以“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为宗旨,积极探索建立“1+3+X”模式的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服务下沉到一线,让群众“足不出村、即时即办”。
一、突出“红色”底色,建好党建“大本营”
探索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功能布局”的建设标准,组织各村根据村“两委”干部职责分工和群众需求,设置党员服务岗、群众代办岗、综治业务岗、政策咨询岗等多个便民服务岗位,建立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情况报告、民情登记等制度,形成了融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五务合一”的村级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便民化,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服务力,努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彰显红色力量、凝聚民心民意、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阵地。目前共建设镇级1个、村级41个党群服务中心,并顺利投入使用。
二、优化三大功能,增强阵地“牵引力”
把党群服务中心职责定位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综治平安之家”三大功能。涵盖党建服务站、流动党员之家、党员活动中心,搭建服务党员平台;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尽可能地方便群众办事;设立网格化管理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扫黑除恶”信息举报箱等,搭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有效衔接,群众诉求无缝对接的工作平台。
建好党员之家“火车头”。注重发挥镇级党群服务中心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土人才孵化基地等区域,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务工作者轮训、“开讲啦”村书记沙龙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统筹设置“职工之家”“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推动党建群建融合互促。
画好群众之家“同心圆”。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聚焦基层治理,利用“六项实事,六到村户”服务阵地,运用“群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理念,形成互联互通、凝聚力量、快速反应的问题解决机制。镇党群服务中心聚焦党员教育、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养老医疗、文娱活动等便民功能,坚持网格化、信息化、区域化融合推动,助推服务资源向基层有效下沉。
当好综治平安“助推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为宗旨,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纠纷调解等活动,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抓实干,马上就办,把便民服务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并依托线上载体创新推行“四单服务”即群众点单、党群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将问题先一步解决在群众的前面,实现服务“触手可得”。
三、整合丰富资源,架起党群“连心桥”
突泉镇有效整合便民资源,向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服务、村务咨询、劳动保障、民政计生等服务,宣传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统一办理或协调解决群众请求、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等具体工作职责,切实做到“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搭建全方位的便民服务平台。
让党员群众愿意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方位服务,将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社会救助等14项服务项目纳入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事项。不断提升场所使用、窗口服务的规范化水平,设置党员先锋岗,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让党员群众方便来。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均位于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位置,群众抬腿就能找到党组织、享受服务。打造全天候党群服务模式,实现为民服务“不打烊”。统一办公、统一管理,全年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累计接待服务党员群众1万多人次,办理事项3000多件。让党员群众经常来。充分整合党建资源,打造“名师来了”“童心向党”“爱心助老车”等党建服务项目,结合“六项实事,六到村户”工作,常态化举办养殖观摩、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2021年,全镇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产业指导430余次、党课宣讲140余次、文体活动700余次。(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政府 韩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