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5月22日,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教育总支书记姜妮率辖区学校全体党员100余人,到印江县木黄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是日9时许,一行人怀着沉重肃穆的心情,乘坐的三辆大巴车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水府宫。馆内戏台前空地左侧是1934年“黔东革命根据地(印江部分)大事记”牌,右侧是“红二、红六军团老红军题词”牌。馆内四周布置了黔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图片、实物。馆内中堂“木黄会师彪炳史册”牌匾下方是会师塑像,其后摆放的是一张圆形会师桌。据管理员介绍,1934年10月24日在此会师桌上召开的紧急会议,作出了两军团统一行动、统一指挥,挺进湘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策,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孕育红二方面军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水府宫留影后,一行人来到水府宫不远处的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这里展览着红三军(红二军团前身)进入黔东后,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武装斗争中,留下的珍贵资料。其中有《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纪录及决议》《红军歌曲》《中国工农红军的任务和纪律》《自卫队名册》《农民协会的纲领及章程草案》《革命委员会政治纲领及组织法草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致贵州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诸神坛同志书》《中国工农红军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中国工农红军两年来作战的总结》《雇农工会的斗争纲领及组织方法》等,达到一级文物的有3件,达到二级文物的有3件,达到三级文物的有2件。这些宝贵资料,承载着红三军和黔东人民共同培育起的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团结奋斗、甘于奉献和忘我工作的黔东苏区精神。这些精神成为鼓舞黔东人民努力奋斗,勤奋工作,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紧临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展览馆内陈列着黔东苏区时期重要史料及重大事件展牌。展览馆外院墙上,镶嵌着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木黄、重溪、懋功、永坪、甘泉、甘孜、会宁、将台堡八次胜利会师石刻。瞻仰完红三军政治部遗址后,姜妮带领全体党员来到院坝中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遗址上空久久回荡。、
午后3时许,一行人冒着倾盆大雨来到木黄镇将军山半山腰,瞻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碑前,姜妮带领全体党员回顾了红三军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风雨历程及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经过。并介绍了此行的目的是深入实地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崇高情怀、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共产党100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让每一位党员思想上受到洗礼,精神上受到鼓舞。
姜妮在活动中要求全体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忠贞不渝的为党为民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贡献我们的力量。(田维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