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积极围绕“从严治党”要求,立足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在农村党员管理上突出“严”向“细”延伸、党员教育突出“实”向“新”延伸、党员服务突出“广”向“深”延伸,以“三突三延”激发广大党员树先锋作表率。
农村党员管理突出“严”,向“细”延伸。严把发展党员关口,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16字方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入党对象、入党程序、入党手续进行严格审核,加大政治审查力度,杜绝“带病入党”、徇私舞弊、违反入党程序等问题。创新措施,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红旗村”争创重要内容,对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和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突出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和村(社区)干部绩效挂钩,压实责任。同时,科学合理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向农村优秀青年,积极参与精准脱贫、疫情防控等基层一线倾斜。2020年发展农村党员226名,占全县年度发展的61.41%,其中,发展大专及以上学历64人占发展农村党员的28.32%。严把履职职责监督关,细化监督流程,由县纪委监委派出专项组对村(社区)进行巡察,督促落实党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提醒、纠正和处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把各种有损于党的形象、有害于党执政根基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开通“监督曝光台”曝光党员、公职人员涉嫌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等问题。
农村党员教育突出“实”,向“新”延伸。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执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月提示”制度,按月梳理重点学习内容和主题党日活动清单逐级派单到党支部。2020年完成学习3.43万余次,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4626场次,规范形成党内常态化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县乡(镇)党校主阵地作用,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27期7774人次,组建县委宣讲团和宣讲小分队“1+N”宣传队伍,以少数民族语言等特色宣讲1000余场次15万余人。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组织收听收看云岭先锋夜校、“3+X”必修课件,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系列平台开展自主学习,1.3万余名党员参与云岭先锋手机APP开展“学条例、在线测、见实效”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以“理论+实操”、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集中学、专题学、创新学,大力提升农村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农村党员服务突出“广”,向“深”延伸。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量,紧密结合农村开展的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治理等重点中心工作,党员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在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上带头靠前服务。在爱国卫生、乡村治理上,紧密围绕“主题党日”主题,大力开展公益事业活动。通过扩宽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砚山县蚌峨乡六掌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人居环境提升学习模式,带头执行者蚌峨乡六掌村党委书记李太学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砚山县云砚党支部书记陆云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六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建成国家级示范社,吸收82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分红,设立“扶贫济困关爱股”“敬老关爱股”、与留守儿童开展“1+1”结对帮扶等活动,被评为全国劳动楷模;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刘仙以“一个人富不是富”发扬敢拼敢干的精神,被评为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在全县党员上下各领域、各岗位逐步形成大比拼服务的良好氛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委组织部 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