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公检法讯 > 正文

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司法所:三网联动解纠纷 法治护航保民生

2025-08-05 10:50:15 | 来源: 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司法所

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司法所紧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核心目标,将“枫桥经验”深耕于基层治理沃土,以“矛盾化解在早、法律服务到心、法治宣传入行”为路径,采取多元共治聚合力、闭环机制提效能、网格管理强根基,织密三张“调解网”,让矛盾在一线消融,将服务群众的措施落细落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蹚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功能整合,阵地建设“服务网”越建越实。“以前办个事得在好几个部门间来回跑,现在只进一扇门、找一个窗口,事儿就办得明明白白”。这是职工群众对九十团司法行政服务最直观的感受。

为打破基层社会治理壁垒,九十团司法所以团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将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功能“打包整合”,进驻团场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告别“多头跑、反复跑”的困扰。同时,司法所聚焦阵地硬件升级,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提升,确保“七室一站”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同步强化软件支撑,推动干警与专职人民调解员专业履职,让硬件设施的“硬保障”与服务能力的“软实力”同频共振。目前,这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司法行政服务阵地,不仅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前沿哨所”,更成为多元力量汇聚的“服务枢纽”,让基层司法服务的覆盖面更广、触角更灵、效能更优。

闭环赋能,机制创新“效能网”越织越紧。“拖欠半年的工资,司法所一周就帮我们追回来了”,拿到工资的农民工陈师傅难掩激动。这份高效源于司法所构建的“受理登记——分析研判——联合调处——限时办结——定期回访”闭环调解流程,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有章可循。

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九十团司法所建立了与派出所、团场平安法治办、社区物业等三项联动工作机制,由原来各部门“单兵作战”,转变为各部门间“协同作战”,使得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了解决,大大提高了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工作效能。同时,司法所还联合派出所、人民法庭完善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机制,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今年1-7月,司法所累计解答法律咨询105人次,成功调解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拖欠工资等矛盾纠纷54起,联合派出所调处案件26件,涉案金额76.09万元,调解成功率98%。针对信访难题,联合平安法治办开展释法工作5次,普法宣传20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进一步引导群众从“信访不信法”转向“遇事找法”,为辖区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奠定了基础。

扎根网格,源头治理“根基网”越扎越深。今年5月,九十团七连的张婶和李叔的宅基地纠纷,网格员上门两趟就说和了,象这样的小事,是网格治理的日常。

今年以来,九十团司法所严格按照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工作要求,司法所干警、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根据辖区情况划分片区,分别进入连队(社区)工作管理和职工群众微信群,主动亮明身份,统一规范话术,利用“进圈入群”“进网入格”机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建立工作台账,分类梳理,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落实“早排查、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措施,通过下沉到网格、走进社群,走访摸排中捕捉矛盾苗头。邻里小摩擦,连队(社区)调解员、网格员当场化解;复杂纠纷,团平安法治办、司法所联合多部门“组团攻坚”,推进矛盾纠纷调处“闭环运行”,实行“一站式”调解。截至目前,司法所联合团综治中心开展2期网格员培训,一对一指导案件上报、简易调解规范,让网格员成为排查矛盾的“千里眼”、化解纠纷的“贴心人”。通过下沉网格中发现的20条线索全部化解,自主调解纠纷8件,从源头掐灭矛盾升级的“火星”,切实做到“前端预防、中端稳控、末端执行、终端维护”,最大限度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团场辖区内也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下一步,九十团司法所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共治的“向心力”、闭环机制的“驱动力”、网格管理的“渗透力”,从基层单位和治理末端、矛盾源头抓起,持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立足辖区社会稳定大局,不断延伸基层管理触角,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司法行政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人民调解品牌越擦越亮,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侯宝成  冯艳  邹佳荣)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