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以文化之光照亮复兴征程

2025-08-19 15:56:38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人民政府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精神是奋斗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并指明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文化建设“立心、化人、聚力”的核心功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文立心,在深培厚植中铸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仰根基。文化是精神的土壤,信念是行动的脊梁。“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班”。文化育人首在立心,需以红色基因滋养忠诚之魂,用真理光芒照亮前行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理想信念,这要求我们要深挖理论之源,引导党员干部从红色经典中汲取信仰力量,在传统精髓里厚植家国情怀,于时代篇章中标注价值坐标,滋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要善用思想理论“铸魂”,以优秀作品“化人”,让主流价值成为浸润心灵的源头活水,使理想信念在文化滋养中生根发芽、拔节生长。当精神根基深深扎进文化的厚土,每一名奋斗者都将成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忠诚脊梁。

以文化人,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清气满乾坤”的政治生态。文化如水,可涤荡浮尘;风气如镜,映照政治生态。从古至今,“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文化基因始终是为官从政的道德准则,“民为邦本”“政者正也” 的治理思想更是历代先贤的执政智慧。在新时代,我们以廉政文化涵养清风正气,通过典型示范传递廉洁理念,用文化作品揭露贪腐之害,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在文化浸润中逐渐形成。通过制度文化立规矩、廉洁文化敲警钟、榜样文化树标杆,让“清正”融入血脉、“实干”成为自觉。既要旗帜鲜明抵制特权思想、浮躁心态,更要以文化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挺膺担当”的锐气。当崇德向善、务实笃行的文化基因融入组织肌理,自然能营造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干事创业新气象。

以文聚力,在润物无声中汇聚 “团结奋进向未来” 的磅礴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力量胜金刀。”个体之力虽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则势不可挡。无论是抗震救灾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还是脱贫攻坚中“上下同心、精准务实”的众志成城,背后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文化通过故事传递情感,用艺术连接心灵,让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人们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找到共鸣。我们要通过文化活动让不同群体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力量在润物无声中生长。要通过“田间地头宣讲”“短视频科普”“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时代精神在故事中传递,让群众在听得懂、能共情中凝聚共识,让文化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 “粘合剂”。当我们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前行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便能汇聚起“团结奋进向未来”的磅礴力量,推动国家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文立心,方能筑牢信仰之基;以文化人,方能涵养清朗之风;以文聚力,方能凝聚奋进之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的力量在“立心”“化人”“聚力”中绽放时代光彩,让文化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让精神的力量支撑民族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的文化动力。(储文瑞)

责任编辑:赵新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