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出版发行。该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振兴乡村文化要立足当今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振兴乡村文化要立足当今乡村现实,推动历史农耕文化创新发展,让优秀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会通,焕发勃勃生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乡村本地特色资源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其融入以土地保护、粮食安全、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思想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美好乡村、文明乡村打好基础。
振兴乡村文化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领导机构组建、顶层设计论证、政策体系制定、考核强化责任等方面组织落实,主导实施。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真实意愿,夯实群众认可度的民意基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振兴乡村文化要注重培养乡村文化振兴专业人才。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大量具有良好文化素养、过硬实践本领的专业人才,为挖掘乡村优秀历史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创新传播等提供智力支持。要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门“功课”,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注重人才培养、全方位培育本地人才;也“筑巢引凤”,拓宽乡村文化人才来源。要着力营造尊才、爱才、惜才、扶才的良好氛围,从户籍、工作条件、培训、待遇、住房、保障、发展通道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创业,为振兴乡村文化注入新活力。
振兴乡村文化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中求进、驰而不息。振兴乡村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实打实”的长期工程,需驰而不息、绵绵用力,“文化的种子”才能在乡村不断扎根、不断生长。我们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不可一哄而上、一味追求快、搞成新的“大跃进”。要坚持规划先行,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追求短期速效。只有立足现实,循序渐进,远近结合,使乡村文化振兴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需要与可能相匹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在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上有所作为。(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