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023-09-14 09:40:32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永兴镇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这不仅是民族自尊心的体现,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我们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绽放光彩,继续谱写中华文明的时代华章。

立足“连续性”,坚持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上,更表现在中华文化坚持走自己的路上。中华民族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勇气和智慧。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浪潮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坚定信心,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立足“包容性”,坚持和而不同。中华民族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体现了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尊重和容纳。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例证,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语言文字的交流,中国拥有众多的民族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化,然而,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共同语言,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也促进了各个地区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拓展我们的思维,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特色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只有通过交流和融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繁荣。

立足“创新性”,坚持守正不守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影响着世界。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文明不仅在传统文化中保留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展现出其独特的创造力。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就有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伟大的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创新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古代科技、思想哲学、文学艺术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创新性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本身,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注重文化创新和创造,在中华文明的不断激励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李秀爱)

责任编辑:春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