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作风优,则政风清、社风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真正做到“身修”“家齐”而后“天下治”,以公德守家、清政治家、勤俭持家,以“好家风”养“好政风”。
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爱民政风。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德是家风的“根”,根深才能叶茂,道德品行好的家风才能立得住,传承久远。苏轼一生几经坎坷,走上仕途后虽几遭贬斥,但舍身为国、亲民爱民之心从未改变,与其父“贤者不悲其身死,而忧其国衰”的家国情怀密不可分。无论是为人、治家、从政,党员干部都要始终把“德”字放在首位,带头抓好家庭家教家风,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以德治家,通过“公德”的熏陶,强化“为民服务”的情怀,当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父母官”。
厚植“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洁政风。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无论何时,清廉都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正直都是对子女最珍贵的教育。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要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常吹廉洁“枕边风”,常念廉洁“育儿经”,防止出现“贪内助”“纨绔子”,让廉洁之清气通过家风的耳濡目染常驻家人心间。
培育“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朴素政风。兴在勤俭,亡于奢靡。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古有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后有曾国藩告诫家人:“家简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个党和国家的传家宝。”党员干部要发扬勤俭朴素的家风,言传身教,引导家人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杜绝“物往贵里买”的“门面装点”,“菜往多里点”的“待客之道”,不争“面子”,不比“气派”,不求“高档”,把恪守勤俭节约作为检验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具体实践。(河北省定州市留早镇人民政府 谢宝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