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文化自信,并在之后写入党章,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基础和标志,是一个国家的底蕴和潜力,缺少了文化自信,民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犹如泥瓦大厦顷刻间分崩离析。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自信是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必然。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历史深处,发生于现实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处世之道,“不卑不亢”的待人态度,“法理有度”的治国理念等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虽经历曲折仍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融合贯通起来,取精华,去糟粕,古为今用,守正创新,成为了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内核。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历史根基、主体权利和文化理想的坚守,才能不断取得当前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文化自信更是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稳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的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在吸收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如何维护好我国的文化安全,如何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我国在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在应对全球多元文化冲突、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固本培元,坚守本心,不被外来文化所迷惑,以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冲突。随着各国之间的竞争冲突加剧,尤其是西方国家霸权主义扩张,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的软实力才是长期屹立不倒的强大支撑。语言、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已成为是国家保持独立自主,实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重要因素。(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人民政府 陈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