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习总书记在文中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每一位党员同志们都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
深入了解延安精神理论之源。延安精神形成于1935年到1948年的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根据地军民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严峻的国内战争形式,在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作风建设上开展整风运动,全面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军事上开展广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延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深刻领会延安精神意义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延安至今还蕴含者伟大的现实意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体现党的先进性本质的主要标志;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结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继续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争取社会主义新征程的伟大胜利;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延安精神仍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你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和重大意义。
深度掌握延安精神继承之法。我们充分认识延安精神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与行,通过改造自我实现由量变的质变的积累,为新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总结而言,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需要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需要切实转变作风,切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需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滨江街道办事处 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