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铸就文化新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2022-11-16 16:43: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其深深地融贯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由此可见,文化自信自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中越发重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的守正创新,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的我们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大会主题的重要关键词。“守正”最关键的就是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正”、守中华文化立场之“正”。但是故步自封、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强调,贯穿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领域,既体现着对文化创新的大力推动,也蕴含着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

中华文化以开阔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这些年来,面对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断发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积极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不懈倡导的,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自觉遵循。以坚定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的精神气质。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安徽省安庆市孝肃路街道办事处 张瑾)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