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构筑中国价值。
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著作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外,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内,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在不断深刻变化。在当今社会下,我们更应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做到有责、负责、尽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等,这一系列重要措施、部署、举措,都在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指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再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等等,无不展现了让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牢固。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传播好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让精神文明的花朵愈发灿烂的开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壤上。(贵州省从江县丙梅街道办事处 卜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