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文化因自信而发展 民族在开放中复兴

2022-09-09 13:17:34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外开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对外开发是开启强国之门的金钥匙,一言蔽之,全面实行对外开发是现实之需、是发展之要、是必由之路。

对外开发的道路斗折蛇行,存在诸多障碍,诸如基础建设不足、产业层次过低;缺乏资质难以进入国外高端市场等等问题不胜枚举,严重阻碍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荀子*劝学》中说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坚定不移的走对外开放之路,定能历经一番寒彻骨,闻得梅花扑鼻香。

突出对外开放“指挥棒”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描绘底色。经济是一个国家成长壮大的基石。曾有孙中山说道:“欧洲富强之本,不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治国之大经,富国之大本也”,今有习总书记字字珠玑、言之凿凿:“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下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都阐明了一个哲理:发展经济需要人才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对外开发恰恰加强了人才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了经济发展。因此,应对外开放,为中华民族描绘底色。

推动对外开放“驱动力”提升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增添彩色。文化软实力是民族的“根”和“魂”,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汉前期统治者接受秦亡教训,采取修生养息的政策,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唐朝时期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和租墉调制,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促进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亦或是方今之时“一带一部”建设的不断推进无不反映出国家强盛需通过文化输出才能抵达文化与文明交流的高点。是以,应对外开放,为中华民族增添彩色。

抓住对外开发“定盘星”提高政治地位,为中华民族点缀亮色。让世界各国成为命运共同体,相互促进发展,开发是关键,在国际社会中“中心—边缘秩序”长期存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这种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国际政治,不仅损害了边缘国家了利益,而且也威胁着中心国家的安全。有道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势必会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而对外开放可以使国际社会向“非极化”“去边缘”发展,提升国家的话语权乃至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地位。所以,应对外开发,为中华民族点缀亮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一蹴而就的变革,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为此,我们只有走改革开发之路方能吹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让世界听见中国之声。(楼俊凤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